7.2.1 周边环境应评价下列内容: 条文说明
7.2.1周边环境评价
1 专为住宅小区或商业设施等配套的小型液化石油气气化站和混气站(总容积不大于50m3且单罐容积不大于20m3)可不受本条限制。 3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6条的要求编写的。当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周边存在茂密的树林时,也应看做易于造成液化石油气积聚。 7.2.2 总平面布置评价 1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11条的要求编写的。 2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12条的要求编写的。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泄漏后会沿地面向四周扩散,因此生产区的实体围墙非常重要,不仅仅是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还能在泄漏时阻止液化石油气向站外扩散。 3 由于《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中未对全冷冻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做出规定,因此本标准在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要求中也不区分储存方式,全冷冻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以参考执行。 检查表第(3)项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33条的要求编写的。 4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19条的要求编写的。储罐在发生泄漏等事故时,将事故罐内的液化石油气转移到非事故罐内,是常见的非常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因此设置两台储罐和相应的管道系统十分必要。 5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15条的要求编写的。 6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12.3条的要求编写的。 7.2.3 站内道路交通评价 1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14条的要求编写的。 2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13条的要求编写的。 7.2.4 液化石油气装卸评价 2 对于铁路槽车也需要指定地点停靠,但不存在边界线的要求,当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内设有槽车库时,空槽车可长时间停放在槽车库内。 5 液态物料在装卸过程中产生静电的能力比气态物料强得多,所以静电接地的要求对液态物料而言更为重要,因此相对于气态天然气装卸的分值高。 6 灌装既包括向槽罐车灌装,也包括槽罐车向站内固定储罐灌装。 7 检查表(2)、(3)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34条的要求编写的。 8 检查表(1)是防止人员高处坠落的措施,铁路装卸栈桥通常都在二层平台上。 检查表(2)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18条的要求编写的。 7.2.5 压缩机和烃泵评价 1 目前使用老式压缩机的情况很多,但使用新式无油压缩机比使用老式压缩机在安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鼓励液化石油气企业淘汰老式压缩机,由于规范目前尚未不允许使用老式压缩机,因此分值不高。 2 是按照《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 17267-1998第7.2.2条的要求编写的。 4 不同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不同,因此未规定确切数值,目前大量使用的新式无油润滑压缩机排气压力通常在1.5MPa,排气温度不超过100℃。烃泵目前多采用容积式泵,当出口阀门关闭后,很容易产生超压,因此安全回流阀的正常工作十分重要。 5 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和烃泵的润滑系统只是保障机械的正常运转,不像天然气压缩机的润滑油还有密封、冷却作用,因此分值较天然气压缩机低。 6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24条第2款的要求编写的。 8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23条的要求编写的。压缩机同理。 9 转动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在金属罩上产生一定的电压,此外电气设备的漏电也会使金属罩产生电压,如不接地有可能发生放电现象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7.2.6 气瓶灌装作业评价 1 是按照《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 17267-1998第7.5.1条和第7.5.2条的要求编写的。自动灌装秤灌装精度较高,相对于手动灌装秤能大大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超装。灌装秤属于计量设备,按照计量法规的规定,灌装秤需要强制定期检验,周期为半年。 2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06第6.2.4条编写的。为了方便气瓶的检查可以要求灌装站只灌装自有气瓶,但完全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因此不做这一要求。目前一些地区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在液化石油气气瓶上设置条形码,就是一种信息化管理技术。 3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29条的要求编写的。 4、5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28条的要求编写的。 6 非自动化灌装线,本条可做缺项处理。 7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06第6.4.1条第1、2款的要求编写的。 8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27条的要求编写的。 7.2.7 气化和混气装置评价 1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4.17条的要求编写的。 4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06第6.2.6条第1、2、3款的要求编写的。由于各种气化器和混合器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不同,因此本标准不具体规定相关数值。 5、6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06第6.2.6条第4款的要求编写的。 7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4.19条的要求编写的。 8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06第6.2.6条第6款的要求编写的。 7.2.8 储罐评价 2 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压力为1.77MPa时,最高工作压力应设定为1.6MPa,当温度超过40℃时,应开启喷淋降温。 3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8.11条第3款的要求编写的。目前紧急切断阀主要有3种动作形式,常见的是手摇油泵,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采用电磁阀或气动阀门。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求操作方便,动作迅速,关闭紧密。 4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8.11条第4款的要求编写的。 5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06第6.2.1条第6款的要求编写的。目前注水和注胶装置尚未普及,因此分值不高。 6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8.19条的要求编写的。目前相关规范标准对埋地储罐防腐层和阴极保护的检测周期并未规定,因此可参考埋地钢质管道的要求执行。 8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20条的要求编写的。 9 是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3.19条第4款和《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06第6.2.1条第10款的要求编写的。 10 是参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8.8.10条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第3.17条第2款的要求编写的。 11 当喷淋水覆盖储罐外表面积超过80%,可认为基本覆盖。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