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当热水浴池水采用氯制药品消毒时,消毒剂投加装置的规模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条文说明
7.2.1 氯制药品消毒剂能广泛杀灭细菌和氧化有机物,并能持续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价格便宜且设备操作简单,所以应用较广泛。
由于浴池的水温较高,适宜细菌生长,加之入浴者浸泡在池水之中,人体皮脂类有机物及汗液中的氮类有机物的存在,有利细菌的繁殖。如果浴池空间通风条件不畅,细菌生长很快;如果不尽快将其杀灭,会造成入浴者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疾病的感染。为了快速杀灭浴池中的微生物,并在池水中保持适量的消毒剂含量,由于浴池的水温较高,故消毒剂投加量比游泳池更高一些。本条中氯制品消毒剂的投加量是根据国内一些按摩池的运行经验和国外相关规范提出的数据规定的。 氯制药品消毒剂一般指次氯酸钠(液体),有效氯浓度为8%~12%;次氯酸钙(片状、粉状,亦称漂白粉),有效氯浓度为60%~80%;三氯氰尿酸(片状、粉状),有效氯浓度为60%~90%。 7.2.2 本条对固体或液体氯消毒剂的消毒液配制浓度作出了规定。其目的是为了延长投加设备、管道及附件的使用寿命,因为它们易对设备、管道等造成腐蚀、堵塞。 7.2.3 为了保证公共浴池水中的剩余氯浓度保持在限值范围内,保证水质卫生标准,防止入浴者的交叉感染,规定公共浴池在开放使用过程中要连续不断地向循环水中投加消毒剂溶液。 同时为了防止浴池循环水泵停止运行,而加药泵继续运行,致使在水中积累过高浓度的消毒剂剂量给入浴者带来灼伤、中毒等安全隐患。所以,条文规定浴池循环水泵与加药泵联锁,即循环水泵启动,加药泵开启;循环水泵关闭,则加药泵也应随之停止运行。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