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 渗沟沟底设在不透水层上或不透水层内,且不透水层的横向坡度较小时,可采用地下水自然流动速度近于零的假设,按式(9.4.1-1)~式(9.4.1-4)计算单位长度渗沟由沟壁一侧流入沟内的流量,如图9.4.1所示。当水由两侧流入渗沟内时,上述渗沟流量应乘以2。
式中:Qs——单位长度渗沟一侧沟壁的地下水渗入量[m3/(s·m)];
hg——渗沟内的水流深度(m);当渗沟底位于不透水层内,且渗沟内水面低于不透水层顶面时,按式(9.4.1-2)取用;
图9.4.1 不透水层坡度平缓时的渗沟流量计算 9.4.2 渗沟沟底距不透水层顶面较远时,位于含水层内的单位长度渗沟的流量Qs可按式(9.4.2)计算确定,如图9.4.2所示。
式中:Ll——两相邻渗沟间距之半(m);
图9.4.2 渗沟沟底距不透水层顶面较远时渗沟流量的计算 9.4.3 不透水层的横向坡度较陡时,可按式(9.4.3)计算单位长度渗沟由沟壁一侧流入沟内的流量Qs,如图9.4.3所示。 Qs=khihhs (9.4.3)
9.4.4 渗沟水力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式中:w——渗透面积(m2);
图9.4.3 不透水层的横向坡度较陡时的渗沟流量计算
设每颗填料均为球体(体积=
式中:γs——填料固体粒径的重度(kN/m3);
表9.4.4 排水层填料渗透系数
2 洞(管)式渗沟的泄水能力Qc应按式(9.2.2)计算。 h2=Z+p+ε+f+h3-h1 (9.4.5)
式中:h2——渗沟埋置深度(m);
图9.4.5 渗沟埋置深度计算
9.4.6 渗井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图9.4.6 含水层内渗井的流量计算
式中:hj——井内水深(m);
S——抽水降深(m),即地下水位与井内水位的高差,对于渗水井: S=hj-hd
r0——渗井半径(m)。
式中:Qs——设计流量(m3/s)。
式中:N——井点的数量(个);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