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人机界面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条文说明
5.4.1 “显示位置”或“操作源”指向同一位置的各项监控功能,宜通过同一个人机界面来实现。应根据监测功能中的测量范围、精度、数据采用方式等,确定显示界面上数据的变化方法、精度和更新模式。应根据远程控制功能中的“操作位置”和“允许延时”设计系统操作界面上的手动控制界面。
5.4.2 应根据记录功能的各个项目设计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的存储能力应能保证每项存储数据连续记录时长都不低于记录功能中“保存时长”要求。 关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的大小可采用下式计算: 所需存储空间=数据容量+索引容量 数据容量=单条数据的尺寸×保存频率×保存小时数×测点数 索引容量=单条索引的尺寸×保存频率×保存小时数×测点数/0.4 式中的0.4是考虑B+树索引的利用效率为40%。 一条数据记录可能包括数据点名(整型,4字节)、时间秒数(整型,4字节)、时间毫秒数(短整型,2字节)、数值(双精度数,8字节),总共18字节。如果实际工程中有1000个测点,要求每5min保存一条数据记录、保存时长为1年,则保存数据需要的存储空间为: 18×12×8760×1000+18×12×8760×1000/0.4=6.62G字节。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