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 仓侧卸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流动腔与仓壁相交,偏心距ee大于或等于0.25dn时,仓壁环向贮料的偏心荷载宜按管状流动计算(图B.0.1)。 2 仓侧卸料的偏心距ee大于或等于0.25dn时,应验算筒仓的稳定性及其竖向的承载能力。
B.0.2 贮料对仓壁的外摩擦系数μ应釆用最小值,贮料内摩擦角φ应采用最大值(图B.0.2)。 B.0.3 贮料流动腔与仓壁接触点的中心角θc(图B.0.2)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ec——流动腔的偏心距; r——筒仓的半径; rc——流动腔的半径。
B.0.4 仓侧偏心卸料流动参数Uw应按下式计算: Uw=2·θc·r (B.0.4) B.0.5 待流未动区的贮料参数U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ψ——流动腔的中心角[图B.0.2(a)]。 B.0.6 流动腔横截面的面积Ac应按下式计算:
B.0.7 仓侧偏心卸料流动腔的半径rc随物料的流动变化时,偏心卸料管状流动腔的偏心距ec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μ——贮料的外摩擦系数; φ——贮料的内摩擦角; η——外、内摩擦系数之比; n——流动腔半径与筒仓半径之比。 注:η应小于或等于1.0。 B.0.8 当仓侧流动腔的平面尺寸随贮料的流动变化时,流动腔半径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流动腔的计算半径rc不应小于rc1~rc3(图B.0.2); 2 rc1等于k1r,rc2等于k2r,rc3等于k3r; 3 系数k1、k2、k3分别釆用0.25、0.4及0.6。 注:r等于dn/2。 B.0.9 仓侧卸料的流动腔只有一侧与仓壁接触,且流动腔的半径rc随贮料流动的变化不大时,θc可按35°计算(图B.0.2)。 B.0.10 θc按35°计算时,仓侧偏心卸料流动腔内的贮料在仓壁上的水平压力phc可简化为零计算。贮料待流未动区深度z处,仓壁、流动腔腔壁上的贮料压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仓壁与流动腔接触区,相邻仓壁上贮料的水平局部高压Pha(图B.0.2)应按下式计算: pha=2phf (B.0.10-1) 2 流动腔局部高压区贮料对仓壁的摩擦力pwal应按下式计算: pwal=2pwf (B.0.10-2) 式中:pwal——流动腔相邻仓壁上贮料对仓壁的摩擦力; phf——待流未动区贮料对仓壁的水平静压力; pwf——待流未动区贮料对仓壁的摩擦力。 B.0.11 流动腔内仓壁区段的流动贮料水平压力Phc大于零时,流动区贮料顶面至深度zoc处贮料压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Phc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 流动腔内贮料对仓壁的摩擦力pwc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浅仓规定计算贮料对仓壁的摩擦力时,应按下式计算: pwc=μ·phc (B.0.11-3) 2)按深仓规定计算贮料对仓壁的摩擦力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Ac——流动腔面积; K——贮料侧压力系数; Uw——仓侧偏心卸料流动参数; Us——待流未动区的贮料参数; γ——流动腔中流动贮料的重力密度; zo——贮料顶面至卸料口的深度。 3 流动腔相邻仓壁上贮料的局部高压pha应按下式计算: pha=2phf-phc (B.0.11-6) 式中:phc——流动腔内贮料的水平压力。 4 流动腔相邻仓壁上待流未动局部高压区,贮料仓壁的摩擦力pwa应按下式计算: pwa=μ·pha (B.0.11-7) 式中:μ小于或等于tanφ。 注:1 流动腔的偏心距ec是可变的,应小于装料偏心距ef,cr; 2 流动腔的位置及其半径应根据流动腔内贮料对其圆周边最小的总摩擦阻力估算,并可假定流动腔与仓壁相交的曲面为圆拱形。 B.0.12 贮料水平压力的计算值应选用本附录第B.0.10条及第B.0.11条计算结果的最大值。 条文说明
B.0.1 本次修订增加了圆形筒仓大偏心卸料荷载的内容,即特殊情况下,在仓侧卸料时,贮料流动腔与仓壁接触的偏心卸料荷载。本附录的规定不包括本标准第4.2.2条第4款所述的内容。由于工况不同,这种偏心荷载的计算结果比第4.2.2条第4款的计算值偏大。本标准第4.2.2条第4款是指仓内漏斗而不是仓侧卸料的偏心荷载,两种偏心荷载的作用是不同的,也不宜相互替代。按本附录计算时,由于贮料重力的大偏心作用,筒仓的竖向稳定性不应忽视。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