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公交停靠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交停靠站应结合城市规划、公交线路组织、沿线公交需求及道路条件等规划设置;
2 设置于道路立交的公交停靠站,停靠站间换乘宜为立体换乘。公交停靠站位于交通枢纽和地铁站附近,应统一设置,方便换乘;
3 道路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设置,应方便换乘,并减少对其他交通的影响;
4 快速公交专用车站应满足快速公交运营要求。
10.6.2 公交停靠站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站台长度不宜小于2个停车位。当多条公交线路停靠时,车站通行能力应与各条线路最大发车频率的总和相适应。当停车位大于6辆车长或停靠线路多于6条,可分组分区段设置;
2 城市主干路应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车流量大的次干路宜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快速路上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的规定;
3 常规公交车停靠站站台铺装宽度根据候车人流量确定,一般不应小于2m,条件受限时,不得小于1.5m;快速公交专用站台,双侧停靠的站台宽度不应小于5m,单侧停靠的站台宽度不应小于3m;
4 设置在主路的公交站台应在辅路设置人行过街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主路的人行过街设施;
5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路段,公交站台处宜在站台外侧设置非机动车道;
6 两条以上公交线路停靠的车站,站台宜设置排队用的人行护栏。
10.6.3 公交停靠站候车亭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候车亭的设计应安全、实用、经济、美观,便于乘客遮阳、避雨雪,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亭内宜设置座椅、靠架,方便乘客使用;
2 候车亭进车端应有良好视线,候车亭尺寸应根据需求设计并与站台相协调;
3 站牌设置要便于公交司乘人员及乘客的观察和寻找,根据是否设置候车亭进行布置;
4 站台分组分区段设置时,站牌应设在相应区段内。
条文说明
10.6.2 公交停靠站台的设置:
2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可有效减少公交车停靠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主干路对道路交通要求高,应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车流量大的次干路宜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减少公交车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其他次干路和交通量大的支路,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一幅路设置公交站台,宜按本条第5款要求设置。公交车辆进出港湾式公交车站应避免影响主路交通,在快速路上设置港湾式公交站时公交车进出站和直行车道产生交织,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一2009中第3.0.10条规定主路设置的公交站应布置在与主路分离的停靠区,且出入口间距满足要求。
5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路段,若公交站台设置于人行道,公交车停车位将占用非机动车道,公交流线和非机动车流线交叉,存在安全隐患。宜将非机动车道设置在站台外侧,道路线形做相应调整,人行道依次外移。在公交站台两侧,宜安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护栏等隔离设施,引导非机动车在站台外侧的非机动车道通行,避免非机动车进入机动车道。
10.6.3 公交停靠站候车亭的设置:
1 候车亭应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其设计在保障功能的前提下应与周边景观协调,美观大方。座椅等设施应方便实用,设计可多样化,美化环境。
2 候车亭来车方向应有良好视线,乘客能看到驶来的公交车,可提前准备乘车并减少安全隐患。国外候车亭部分采用多面封闭设计,能最大限度遮挡雨雪,同时至少在来车方向使用玻璃墙体,保障了乘客和司机的良好视线。但这种多面封闭的候车亭不适宜在乘客密集的站台使用。
候车亭长度要根据车站高峰时段人流设计,以能容纳站台所有乘客为宜。如站台较长或分组设置,候车亭可分段设置。如站台空间不足,候车亭的设置应考虑为乘客留出足够空间,保障乘客安全顺畅穿行于站台。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