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 对于一般建筑,外保温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条文说明
B.0.1 外墙平壁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值φ受到保温类型、墙平壁传热系数以及结构性热桥节点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表B.0.1中给出了外保温常用的保温做法中,对应不同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值时墙体平壁传热系数的φ值。
表B.0.1中均列出了采用普通窗或凸窗时,不同保温层厚度所能够达到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设计中,若凸窗所占外窗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墙体平均传热系数值则应按照凸窗一栏选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同的保温类型、墙平壁传热系数,当选用的结构性热桥节点构造不同时,φ值的变化非常大。由于结构性热桥节点的构造做法多种多样,墙体中又包含多个结构性热桥,组合后的类型更是数量巨大,难以一一列举。表B.0.1的主要目的是方便计算,表中给出的只能是针对一般性的建筑,在选定的节点构造下计算出的φ值。
实际工程中,当需要修正的单元墙体的热桥类型、构造均与表B.0.1计算时的选定一致或近似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给出的φ值计算墙体的平均传热系数;当两者差异较大时,需要另行计算。
表12给出表B.0.1计算时选定的结构性热桥的类型及构造。 ![]() ![]()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