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M—最大弯矩;
Ma、Mb—a向、b向最大弯矩;
M1、M2—搁栅、檩条在R1、R2处的弯矩;
P—梁底平均反力;
ps—在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单位面积上的土反力;
qpa—桩端阻力特征值;
qsia—桩侧阻力特征值;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p—设计压桩反力设计值; R1、R2—搁栅、檩条在螺栓处的反力; V—最大剪力; σs—外荷载作用引起的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应力。
2.2.2 计算指标
E1、E2—原混凝土构件、新增混凝土构件的弹性模量;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y—钢材或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p—注浆压力;
q—倒梁的均布荷载设计值。
2.2.3 几何参数
A1—a向计算冲切荷载时取用的多边形面积; A2—b向计算冲切荷载时取用的多边形面积; Ap—桩身的截面面积; a—a向扩大部分的基础宽度; a1—a向冲切破坏椎体最不利截面的上边长; b—b向扩大部分基础长度或基底宽度; b1—b向冲切破坏椎体最不利截面的上边长; b0—原基础的宽度; bn—新增基础梁的宽度; d—钢锚杆直径; h0—基础梁截面有效高度; Ⅰ1、Ⅰ2—原混凝土受弯构件、新增混凝土受弯构件惯性矩;
l—挑梁间距;
li—按土层划分的各段桩长;
n—每个桩孔所预埋锚杆的个数;
r—地基加固补强中注浆浆液的球形扩散半径;
r0—地基加固补强中注浆管半径;
S'一上部墙身传来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t一地基加固补强中注浆时间; up一桩身周边长度; Vs 一土方量;
Δs一沉降差。
2.2.4 计算系数
k—砂土的渗透系数;
K—安全系数;
α1、α2—原混凝土、新增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分配系数;
β—浆液黏度对水黏度比;
e0—砂土的空隙率;
ψ—折减系数;
Φ—压桩反力系数。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