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 山墙及檐墙的形式、做法及各部位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7.4.2 硬山墙的墀头可分为下碱、上身和盘头,其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带挑檐石腿子的小台阶应按4/5柱径确定; 表7.4.2 盘头出檐尺寸要求
1 屏风墙宽度应以屋面前后檐口的进深作为总宽; 7.4.4 廊心墙的上身不得采用卧砖墙面做法。廊心墙下碱高度应与山墙下碱相近,缝子形式应为十字缝。廊心墙墙心砌筑应每层完成后灌浆,并应采用铁丝或木仁拉结。 7.4.5 槛墙厚不宜小于柱径,应先确定槛墙高,后做槛窗,宜按3/10檐柱高确定。厕所的槛墙可加高,书房、花房或柱子较高的房间的槛墙高度可降低。槛墙的两端,里外皮应砍成八字柱门,与山墙里皮或廊心墙下碱交接处不得留柱门。 7.4.6 隔墙的形式、做法及各部位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隔墙应沿柱中线砌筑; 7.4.7 院墙的形式、做法及各部位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院墙的宽度与高度应使人不能徒手翻越; 7.4.8 墙体的出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冰盘檐的出檐宜为方出方入;
6 后口应砌压后砖,盖板的后口应抹大麻刀灰; 条文说明
7.4.1~7.4.3 房屋进深方向两侧的墙体即为山墙,山墙由下碱、上身、山尖、墀头等组成;戗檐砖自连檐以下的长度应为博缝砖的高度减去博缝在连檐以上的部分尺寸,不同部位的做法要求均是根据传统建筑特点而编制。其中三山屏风、五山屏风及观音兜为南方做法,是根据《营造法原》编制。不同地区传统做法不同,本标准均为官式做法,根据设计要求具体做法应符合传统建筑做法。
7.4.5 槛墙也就是南方地区的半墙,根据位置不同分为半窗外墙和半窗内墙两种,位于檐柱为半窗外墙,位于金柱(步柱)为半窗内墙,而位于廊柱间,其上不装半窗。具体做法应符合传统建筑做法要求。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