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 一般规定 6.8.1.1 清洗与消毒过的呼吸器1台,受试者3名,其中1名监护者,2名着消防作业服的佩戴者。 6.8.1.2 受试者应对呼吸器的使用有一定经验,经心电、心率、血压等常规检查,确认身体健康,年龄在18岁〜35岁的男性。 6.8.1.3 受试呼吸器气瓶压力已充至30MPa。 6.8.1.4 试验应在自然光照的区域、温度为16°C~32°C、相对湿度为30%~80%的条件下进行。 6.8.2 模拟作业试验 6.8.2.1 佩戴者应完成以下动作: a) 连接管路,释放主供气管供气; b) 佩戴呼吸器,前行至主供气管和分供气管接近拉直的位置; c) 沿各自所处位置左右移动各5m,重复5次; d) 沿各自所处位置后退5m,并往复10次; e) 用绳子或滑轮机构将25kg的物体垂直从地面升高至1.8m的高度,然后放下,重复30次; f) 下蹲30次; g) 在最远工作距离时,与监护者随意通话; h) 转换警报发出后,立即拔开分供气管,行至小车旁。 6.8.2.2 监护者应完成以下动作: a) 开启气瓶阀; b) 小车上的所有气瓶更换1次; c) 其间与佩戴者随意通话; d) 关闭气瓶阀。 6.8.3 评判 在完成模拟作业试验所有动作之后,根据受试者的完成情况及感受,判断呼吸器的性能并进行以下记录: a) 管路连接的快捷性、可靠性; b) 背具带的可调节性、锁紧性; c) 全面罩的舒适性、密合性; d) 头带的可调节性; e) 通过全面罩视窗观察的视线清晰情况; f) 滚筒转动的灵活性; g) 呼吸的舒适性(例如温度、压力和空气流量); h) 呼吸软管、通话装置对头部自由活动的影响情况; i) 通话清晰情况; j) 转换装置、警报器的有效性; k) 拔开分供气管的快捷性; l) 开启或关闭气瓶阀的方便性; m) 更换气瓶的方便性; n) 关于结构设计及所用材料的意见; o)受试者报告的其他意见。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