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试样 8.1.1 除非另有规定,对于选定的每一种辐射照度和暴露表面,应有3个试样进行试验。 8.1.2 试样应能表征制品的特征,其尺寸为 ![]() 8.1.3 公称厚度等于或小于50 mm的制品应采用其实际厚度进行试验。 8.1.4 对于公称厚度超过50 mm的制品,应对非暴露表面一侧进行切割,使其厚度减少到50 mm。 8.1.5 当从表面不规则的制品切取试样时,表面的最高点应处于试样的中心部位。 8.1.6 组件试样的制备应按8.1.3或8.1.4中适用的规定进行。如材料或复合材料在使用时与特定的基材相接触,试验时也应将基材加上,固定方式可采取黏结或机械固定。在没有唯一的或特定的基材 时,应根据ISO/TR 14697选用适当的基材进行试验。 8.1.7 厚度小于6 mm的制品,在试验时应加上能代表其最终使用条件的基材,使总的试样厚度不小于6 mm。 8.2 试样的状态调节 试验前,应根据ISO 554将试样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养护至质量恒定。 在相隔24 h的两次称量中,试样的质量之差不超过试样质量的0.1%或0.1 g(取数值较大者),则认为达到恒定质量。 像聚酰胺这样需要养护超过一周才能达到平衡的材料,应根据GB/T 2918养护后再进行试验。养护时间不应少于一周,并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8.3 准备 8.3.1 试样包覆 用厚度为0.025 mm~0.04 mm的单层铝箔包住经过养护的试样,使光泽面朝向试样。铝箔应预先裁剪,使其能包覆试样的底面和侧面,并超出试样的上表面至少3 mm。试样应放置在铝箔中间,将其底面和侧面包住,将多余的铝箔剪掉,使铝箔不超过试样上表面3 mm。包覆之后,试样应放进试样 安装架,并盖上定位架。完成这个过程后应看不到铝箔。 对于柔软的试样,可使用与试验试样厚度相同的模拟试样来预制铝箔。 8.3.2 试样准备 所有试样应使用图4所示的定位架进行试验,并按下列步骤准备试样: a)将定位架倒置于平面上; b)将包好铝箔的试样暴露表面向下放入定位架内; c) 在顶部放上耐火纤维层(公称厚度13 mm,公称密度65 kg/m3),纤维层至少一层,不超过两层,超出定位架边缘即可; d)将试样安装架置于耐火纤维层顶部,并装入定位架、压紧; e)将定位架固定到试样安装架上。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