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防滑地面的防滑性能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工程验收时应进行现场的防滑性能检测。由于影响地面防滑性能的因素较多,其因素有地面材料的吸水性能、铺装时的平整度、硬度、坡度、接缝差,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污染程度等。各国的检验方法至今也不统一,国外的检测方法大体为卧式拉力法、摆式法、斜面法;针对这一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如下检测标准(详见附录A):A.1是摆式法操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的相关规定进行;A.2是卧式拉力法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及试验方法》JC/T 1050和《陶瓷砖》GB/T4100中提出的卧式拉力法的规定进行。卧式拉力法是参照《陶瓷砖-定义、分类,特性和标识》ISO1300:1998标准而编制的;还有一个是斜面法《陶瓷砖防滑性能试验方法》GB/T 26542-2011。前两种不可直接用于现场地面防滑性能检验,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一系列工程不同地面进行现场防滑性实测,从实测数据和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北京市第三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以及各参加编制单位提供的大量检测数据分析后认为,卧式拉力法检测静摩擦系数(干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及试验方法》JC/T1050的试验方法。室外和室内潮湿地面防滑性检测采用摆式法检测BPN,防滑值(湿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路面砖》GB/T 28635标准中的测试方法。通过试验验证表明,上述的卧式拉力法和摆式法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所以,本规程采用卧式拉力法和摆式法,摆式法是适用于潮湿条件下检测室外工程和室内潮湿地面的,卧式拉力法适用于室内干态平面的检测。以上的测试方法在国外也采用。编制组对各种室内外地面材料和工程现场实际检验证明可以客观地反映防滑地面的防滑性能。
对防滑构造深度采用铺砂法或激光深度仪测定。
9.2.2 防滑地面(面)层厚度是控制地面工程的主要项目,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可用针刺法和超声波法检测,允许偏差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9.2.3 防滑地面工程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符合本规程规定的防滑性能。本规程规定的范围比较大,具体工程对防滑要求应按照工程本身的要求来选用。就石材而言,花岗岩、大理石静摩擦系数(干态)都大于0.50,在湿态时都低于0.50,是不安全的。而砂岩(亚光或喷砂处理)湿态完全有安全的静摩擦系数(湿态),通常在0.60~0.90。再如,陶瓷地砖、普通抛光砖静摩擦系数(干态)在0.50以下,是不安全的,但可以采用防滑剂喷涂处理,提高瓷砖表面的止滑能力。而防滑地砖和泳池用瓷地砖以及潮湿地面所选用的材料,无论干态或湿态都应是安全的,都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9.2.4~9.2.5 地面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
9.2.6 地面、楼梯踏步基层与防滑面层应黏合牢固、无空鼓,对重要工程应现场测试拉拔强度,对于整体面层拉拔强度应大于1.0MPa,板块状应大于0.5MPa。
9.2.7 对环保应严格要求,各种材料选用与之相配套的胶粘剂,胶粘剂尽可能采用溶剂型或无溶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