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附录) 管桩的抗剪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C.1 管桩的抗剪性能 C.1.1 管桩的抗剪性能见表C.1。
C.1.2 管桩应按C.2进行抗剪性能试验,当加载至表C.1中的抗裂剪力时,桩身不得出现裂缝。 C.1.3 管桩接头部位不做抗剪性能试验。 C.2 抗剪试验方法 C.2.1 管桩的抗剪试验采用图C.1所示对称加载装置,其中,P的方向可垂直于地面,也可平行于地面(管桩的轴线均与地面平行)。剪跨b取1.0D,试件悬出长度ι1取(1.25~2.0)D。
1——分配梁支点; 2——分配梁; 3——管桩; 4——支墩; L——试验用管桩长度; l1——管桩旋出长度; b——剪跨。 图C.1 管桩的抗剪试验示意图 C.2.2 加载程序 第一步:按抗裂剪力的20%的级差由零加载至抗裂剪力的8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min;然后按抗裂剪力的10%的级差继续加载至抗裂剪力的10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min,观察是否有裂缝出现,测定并记录裂缝宽度。 第二步:如果在抗裂剪力的100%时未出现裂缝,则按抗裂剪力的5%的级差继续加载至裂缝出现。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min,测定并记录裂缝宽度。 C.2.3 抗裂剪力计算公式 实测抗裂剪力按式(C.1)计算。
式中: Q——抗裂剪力,单位为千牛(kN); Pc——剪跨内产生斜拉裂纹时的荷载,单位为千牛(kN)。 C.2.4 抗裂荷载的确定 当在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 C.3 抗剪性能检验规则 C.3.1 抽样 在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检验合格的抗剪试验用管桩产品中随机抽取二根进行抗剪性能的检验。 C.3.2 判定规则 若所抽二根全部符合C.1.1的规定,则判抗剪性能合格;若有一根不符合C.1.1条规定,应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根不合格,则判抗剪性能不合格;若所抽二根全部不符合C.1.1的规定,则判抗剪性能不合格。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