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等的有关规定。 5.3.2 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宜采用薄抹灰系统。 5.3.3 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构造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泡沫混凝土保温板与基层墙面的连接应采用粘结砂浆按点框法粘结,粘结面积不应小于60%;
1 高层建筑的20m高度以上部分;
1 在建筑物首层外墙阳角部位的抹面层中应设置专用护角线条增强,玻纤网格布应设在护角线条的外侧; 5.3.7 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女儿墙应设置混凝土压顶或金属板盖板,并应采取双侧保温措施,内侧外保温的高度距离屋面完成面不应低于300mm。 5.3.8 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门窗洞口部位的外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门窗外侧洞口四周墙体,保温板厚度不应小于30mm; 5.3.10 当基层墙体设有变形缝时,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在变形缝处断开,缝中可粘贴泡沫混凝土板,缝口应设变形缝金属盖板,并应采取措施防止生物侵害(图5.3.10)。
5.3.11 泡沫混凝土砌块宜作为非承重填充墙和隔断的材料使用;泡沫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填充墙和隔断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中非承重填充墙和隔断的规定。 5.3.12 泡沫混凝土砌块墙体宜设控制缝,并应做好室内墙面的盖缝粉刷。 5.3.13 处于潮湿环境的泡沫混凝土砌块墙体,墙面应采用水泥砂浆粉刷等有效的防潮措施。 5.3.14 泡沫混凝土砌块墙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应在沿墙高每400mm的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二根直径4mm、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 5.3.15 泡沫混凝土砌块墙体用砌筑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砌筑砂浆稠度宜为60mm~90mm,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 70的规定执行。 条文说明
5.3.2 基层墙体宜为钢筋混凝土墙体或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及黏土多孔砖砌体墙体。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由找平层、粘接层、保温层、防护层和饰面层组成;饰面层宜采用涂料。泡沫混凝土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应符合表2的规定。
![]()
5.3.6~5.3.9 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技术要求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的相关规定。
5.3.10 变形缝中设置憎水岩棉带是为了满足防火保温的要求。憎水岩棉带视缝宽分成几块塞人,也可以整体塞人。软质弹性发泡材料可按100×(缝宽B+30)进行设置;憎水岩棉带可按200×(缝宽B+10)进行设置;膨胀螺栓可采用6膨胀螺栓中距800;镀锌角钢可采用L40×3型号。
5.3.12 设控制缝对于防止泡沫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是一项有作用的“放”的措施。在国外早有报道,在国内近几年来也有采用。
根据国内外经验,非配筋砌体控制缝间距与在水平灰缝内设钢筋网片的间距有关,控制缝在墙体薄弱和应力集中处,如墙体高度和厚度突变处,门窗洞口的一侧或量测设置,并与抗震缝、沉降缝、温度变形缝及楼地面、屋面的施工缝合并设置。控制缝与结构抗震应结合考虑。
在单排砌块墙上设控制缝,在室内会有缝出现。若室内装修允许设缝,则可按室内变形缝做法做盖缝处理。若内墙上不希望有缝,则应作盖缝粉刷,例如可在缝口用聚合物胶结剂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再用防裂砂浆粉刷。
5.3.14 泡沫混凝土砌块墙体与主体结构的牢固连接是保证墙体结构安全使用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根据设计和应用经验应加强连接构造。
5.3.15 砌筑砂浆的操作性能对泡沫混凝土砌块砌体质量影响较大,它不仅影响砌体的抗压强度,而且对砌体抗剪和抗拉强度影响较为明显。砂浆良好的保水性、稠度及粘结力对防止墙体渗漏、开裂与消除干缩裂缝有一定的成效。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