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7.2 结构模型

2024-12-4 16:41| 发布者: Summer| 查看: 17| 评论: 0

摘要: 7.2.1  结构分析采用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应能合理描述所考虑的极限状态下的结构反应。7.2.2  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维、二维或三维的计算模型进行结构分析。7.2.3  结构分析所采用的各种简化或近似假定,应具有理论或试验依据,或经工程验证可行。7.2.4  当结构的变形可能使作用的影响显著增大时,应在结构

7.2.1  结构分析采用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应能合理描述所考虑的极限状态下的结构反应。

7.2.2  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维、二维或三维的计算模型进行结构分析。

7.2.3  结构分析所采用的各种简化或近似假定,应具有理论或试验依据,或经工程验证可行。

7.2.4  当结构的变形可能使作用的影响显著增大时,应在结构分析中考虑结构变形的影响。

7.2.5  结构计算模型的不定性应在极限状态方程中采用一个或几个附加基本变量来考虑。附加基本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和统计参数,可通过按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按精确方法的计算结果或实际的观测结果相比较,经统计分析确定,或根据工程经验判断确定。

条文说明

7.2.1  建立结构分析模型一般都要对结构原型进行适当简化,考虑决定性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并合理考虑构件及其连接,以及构件与基础间的力-变形关系等因素。

7.2.2  一维结构分析模型适用于结构的某一维尺寸(长度)比其他两维大得多的情况,或结构在其他两维方向上的变化对结构分析结果影响很小的情况,如连续梁;二维结构分析模型适用于结构的某一维尺寸比其他两维小得多的情况,或结构在某一维方向上的变化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小的情况,如平面框架;三维结构分析模型适用于结构中没有一维尺寸显著大于或小于其他两维的情况。

7.2.4  在许多情况下,结构变形会引起几何参数名义值产生显著变异。一般称这种变形效应为几何非线性或二阶效应。如果这种变形对结构性能有重要影响,原则上应与结构的几何不完整性一样在设计中加以考虑。

7.2.5  结构分析模型描述各有关变量之间物理上或经验上的关系。这些变量一般是随机变量。计算模型一般可表达为:

Y=f(X1,X2,…,Xn)        (19)

    式中:

        Y——模型预测值;

        f(·)——模型函数;

        Xi(i=1,2,…,n)——基本变量。

    如果模型函数f(·)是完整、准确的,变量Xi(i=1,2,…,n)值在特定的试验中经量测已知,则结果Y可以预测无误;但多数情况下模型并不完整,这可能是因为缺乏有关知识,或者为设计方便而过多简化造成的。模型预测值的试验结果Y'可以写成如下:

Y'=f'(X1,X2,…,Xn12,…,θn)        (20)

    式中,θi(i=1,2,…,n)为有关参数,它包含着模型不定性,且按随机变量处理。在多数情况下其统计特性可通过试验或观测得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7.1 一般规定下一篇:7.3 作用模型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20:36 , Processed in 0.1229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