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混凝土构件的缺陷可分为外观缺陷、内部缺陷和裂缝。 4.5.2 混凝土的外观缺陷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规定的适用方法进行检测。 4.5.3 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缺陷可采用超声波综合因子判定法或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和《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JGJ/T 411规定的超声波法、电磁波反射法或冲击回波法进行探测。 4.5.4 混凝土内部缺陷探测结果应进行局部钻孔、开凿等方法验证。 4.5.5 当需要确定缺陷处混凝土的强度或性能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的规定进行检测。 4.5.6 工程质量的检测应按工程施工时依据的国家有关标准对缺陷进行符合性判定,对构件性能或能力进行评定时,宜考虑缺陷的实际影响。 4.5.7 结构构件的裂缝可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测: 1 检测应包括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形态和数量; 2 裂缝深度可采用超声波法或钻取芯样方法进行检测; 3 记录可采用表格或图形的形式。 4.5.8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裂缝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JGJ/T 317判定裂缝的原因。 4.5.9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可分为构件的裂缝、混凝土表面的损伤和未封闭锚夹具和金属件等的锈蚀、损伤。 4.5.10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JGJ/T 317的规定,进行下列识别和判定: 1 施工阶段裂缝与使用阶段裂缝的识别; 2 使用阶段裂缝开裂原因的判定。 4.5.11 使用阶段开裂原因判定后,应分别进行下列检测和评定: 1 骨料体积膨胀造成的开裂应按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进行检测和判定。 2 钢筋锈蚀造成裂缝的检测和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锈蚀部位混凝土碳化情况进行检测; 2)应对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进行测定; 3)应对钢筋锈蚀量、锈蚀钢筋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3 重力荷载造成的受弯构件开裂的检测与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构件经历荷载进行核查; 2)应对构件挠度进行检测; 3)应对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分析评定; 4)应对构件承载力进行分析评定。 4.5.12 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的规定进行检测。 4.5.13 构件混凝土的表面损伤应采用观察和量测的方法进行检测。 4.5.14 构件混凝土表面出现环境作用损伤、化学物质侵蚀、生活和生产的磨损、气蚀损伤时,应判断为构件混凝土达到耐久性极限状态。 4.5.15 结构早期受冻损伤与混凝土遭受冻融损伤可按本标准附录K的规定进行判定。 4.5.16 受到火灾影响的结构,应通过全面的外观检查将构件的损伤识别为下列五种状态: 1 未受火灾影响; 2 表面或表层混凝土性能劣化; 3 构件损伤; 4 构件破坏;
5 局部坍塌。 4.5.18 对于未封闭在混凝土内的预应力锚夹具和金属件等的损伤和锈蚀,可用卡尺、钢尺等直接量测。 4.5.19 结构构件性能评定时,宜考虑结构构件的损伤对构件性能的不利影响。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