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4.4 水文地质试验参数计算

2024-12-4 16:02| 发布者: MArtian| 查看: 18| 评论: 0

摘要: 4.4.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相适应的计算公式; 2 应采用与地下水控制设计水位降深相近的水位变化值。 4.4.2 抽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进行计算。 4.4.3 注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 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k—&md
4.4.1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相适应的计算公式;
    2 应采用与地下水控制设计水位降深相近的水位变化值。
4.4.2 抽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进行计算。
4.4.3 注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 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cm/s);
          Q——稳定水流流量(cm3/s);
          F——形状系数(cm),可按本规范附录A选用;
          H——试验水头(cm)。
    2 饱和带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cm/s);
          T——注水试验的滞后时间(s);
          H1——试验开始后,在时间t1时的试验水头(cm);
          H2——试验开始后,在时间t2时的试验水头(cm);
          A——钻孔套管截面积(cm2);
          F——形状系数(cm),可根据本规范附录A选用。
    3 双环法试坑注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试验土层的渗透系数(cm/s);
          Q——内环的注入流量(cm3/s);
          A——内环的底面积(cm2);
          H——试验水头(cm);
          z——从试坑底算起的渗入深度(cm);
          Ha——试验土层的毛细压力水头(cm),可按表4.4.3取值。
表4.4.3 不同土层的毛细压力水头Ha
4.4.4 降水影响半径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有观测孔的抽水试验资料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的规定计算;
    2 无抽水试验资料时,可按当地类似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其他地段的参数值或当地经验值采用比拟法确定;
    3 对安全等级为二级或三级的地下水控制工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潜水含水层:

    承压水含水层:
    非稳定流: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
          a——压力传导系数(m2/d);
          t——抽水的延续时间(d);
         H——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sw——水位降深(m)。
条文说明
4.4.1~4.4.4 实践证明,利用观测孔水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比较符合地下水层流运动的假设条件,所计算的参数较符合实际。
    目前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总结还不够,而且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因此本规范仅规定了一些基本要求和基本计算,在实际选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时,可不受本规范限制,应根据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合理选用计算公式,避免盲目套用。
    水文地质参数可由单孔、多孔、稳定流、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求得。
    采用恢复水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由于水位没有波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取得的水位资料精度比抽水试验要高。在选用计算公式时,应注意试验结束前动水位的变化状态,根据动水位已稳定或没有稳定选用不同公式,并考虑满足公式的适用条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4-28 18:26 , Processed in 0.1358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