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1 硬化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可按本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H.0.2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应具备下列仪器: 1 具有0.1pH单位或10mV精确度的酸度计或电位计; 2 银电极或氯电极; 3 饱和甘汞电极; 4 电磁搅拌器; 5 电振荡器; 6 50mL滴定管; 7 10mL、25mL及50mL移液管; 8 烧杯; 9 300mL磨口三角瓶; 10 感量为0.0001g和感量为0.1g的天平; 11 最高使用温度不小于1000℃的箱式电阻炉; 12 0.075mm的方孔筛; 13 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温度控制范围0℃~250℃; 14 磁铁; 15 快速定量滤纸; 16 干燥器。 H.0.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应具备下列试剂: 1 三级以上试验用水; 2 1个体积的硝酸加3个体积的试验用水配制的硝酸溶液(1+3); 3 浓度为10g/L的酚酞指示剂; 4 浓度为0.01mo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 5 浓度为10g/L的淀粉溶液; 6 氯化钠基准试剂; 7 硝酸银。 H.0.4 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芯样应进行破碎,并应剔除粗骨料; 2 试样应缩分至30g,并应研磨至全部通过0.075mm的方孔筛; 3 试样中的铁屑应采用磁铁吸出; 4 试样应置于105℃~110℃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后应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H.0.5 硝酸银标准溶液应按下列方法配制: 1 用感量为0.0001g的天平称取1.7000g硝酸银,放于烧杯中; 2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试验用水,待硝酸银溶解后,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 3 向容量瓶中加入试验用水稀释至1000mL刻度,摇匀,储存于棕色瓶中。 H.0.6 氯化钠标准溶液应按下列方法配制: 1 将氯化钠基准试剂放于温度为500℃~600℃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灼烧,灼烧至恒重; 2 用感量为0.0001g的天平称取灼烧后的氯化钠基准试剂0.6000g,放于烧杯中; 3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试验用水,待氯化钠溶解后,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 4 向容量瓶中加入试验用水稀释至1000mL刻度,摇匀,储存于试剂瓶中。 H.0.7 硝酸银标准溶液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标定: 1 使用25mL移液管分别吸取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和25.00mL试验用水置于100mL烧杯中; 2 在烧杯中加10.0mL浓度为10g/L的淀粉溶液; 3 将烧杯放置于电磁搅拌器上,以银电极或氯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用配制好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 4 按现行国家标准 《化学试剂 电位滴定法通则》GB/T 9725的规定,以二级微商法确定所用硝酸银溶液的体积; 5 同时使用试验用水代替氯化钠标准溶液进行上述步骤的空白试验,确定空白试验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6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WCl-——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 (%);
V1——滴定混凝土试样滤液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2——空白试验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0.03545——氯离子的毫摩尔质量 (g/mmol); ms——混凝土试样质量 (g)。 H.0.9 混凝土中氯离子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PCl,t——混凝土中氯离子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 (%); WCl-——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 (%); λC——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与砂浆的质量比。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