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块材的施工方法应包括揉挤法、坐浆法和灌注法。 8.4.2 耐酸砖、耐酸耐温砖、防腐蚀炭砖及厚度不大于30mm的块材宜采用揉挤法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块材的贴衬面和在被铺砌基层表面上刮上一层薄胶泥。 2 将块材用力揉贴在基层表面上。胶泥应饱满,并应无气泡。 3 刮去灰缝挤出的多余胶泥。 8.4.3 天然石材采用坐浆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先将块材的铺贴面涂上一层薄胶料,在被铺砌基层铺上一层结合砂浆,砂浆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结合层厚度。 2 将块材平放到结合砂浆上,采用橡皮锤或木锤均匀敲打块材表面,表面应平整,并应有砂浆液体挤出为止。 8.4.4 天然石材的立面采用灌注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灰缝应密实,黏结应牢固。 2 待胶泥固化后将稀胶泥从上部灌入。当立面为单层块材时可一次灌浆到位,多层块材一次灌浆深度为每层块材高度的2/3。 8.4.5 施工时,块材的结合层厚度和灰缝宽度应符合表8.4.5的规定。 表8.4.5 结合层厚度和灰缝宽度
8.4.6 块材的灌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树脂胶泥铺砌的块材,应在铺砌块材用的胶泥、砂浆初步固化后进行。 2 水玻璃胶泥铺砌的块材,树脂胶泥灌缝时应在结合层胶泥或砂浆完全固化后进行。 3 灰缝应清洁、干燥。 4 灌缝时,宜分次进行,灰缝应密实,表面应平整光滑。 条文说明
8.4.2 一刮、二放、三揉、四推、五挤、六清理,耐酸砖及一些薄型块材铺砌是推荐采用揉挤法,同样水玻璃材料铺砌块材时用橡皮锤敲打,容易使铺砌的相邻部分在凝固阶段的灰缝受到震动,产生微小裂缝或松动,垂直面也易成中空,因此也推荐采用揉挤法。 8.4.3 一铺、二放、三垫、四敲打、五清理,对于大型的石材,通常采用坐浆法施工,为保证底层结合层的厚度,可在底部垫上小块的碎石材,以保证敲打时平稳不倾斜。 8.4.4 石材立面施工采用灌注法能有效地保证石材背面与防腐蚀基层间的树脂砂浆或胶泥密实,多层块材的灌注接缝不能与块材接缝处于同一水平面。 8.4.5、8.4.6 块材防腐蚀层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灰缝的质量。灰缝尺寸的大小是由块材种类及灰缝用的材料决定的。灰缝过小,施工时不易做到饱满密实,影响使用年限。灰缝过大,则胶泥或砂浆用量多,造价高,灰缝中胶泥或砂浆收缩亦大,易出现裂纹。本规范各章节对灰缝尺寸都有具体规定。施工现场经常遇到受坡度、特殊结构等影响灌缝材料出现流淌导致局部缺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适当调整灌缝材料的配合比来满足施工要求,非常有效,这种工法俗称“嵌缝”。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