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产生热胶废气的污染源应包括下列部位: 1 密炼机投料口; 2 密炼机卸料口; 3 密炼机排胶的压片机辊筒或双螺杆挤出机机头及其运输皮带; 4 挤出机(含复合拼出机)机头; 5 开炼机辊筒; 6 压延机辊筒。 5.1.2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产生硫化废气的污染源应包括下列过程: 1 硫化机开模、硫化罐开罐过程; 2 再生胶脱硫罐开罐过程。 5.1.3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产生有机溶剂挥发气的污染源应包括下列部位: 1 胶浆制备; 2 浸胶浆; 3 胶浆喷涂; 4 金属表面喷涂胶水。 5.1.4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产生其他废气的污染源应包括下列部位: 1 生产用油加热脱水、保温油料罐; 2 带芯塑化。 5.1.5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产生炼胶粉尘的污染源应包括下列部位: 1 炭黑、大粉料解包部位; 2 炭黑、大粉料输送至日用贮斗的排放部位; 3 炭黑、大粉料称量部位; 4 混炼、终炼的密炼机投料口; 5 混炼、终炼的密炼机卸料口。 5.1.6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产生其他粉尘的污染源应包括下列部位及工序: 1 小粉料配料称量部位; 2 制品打磨产生粉尘飞扬部位; 3 使用粉状隔离剂部位; 4 再生胶生产的废胶粉碎工序; 5 生胶破碎复配工序; 6 翻胎的打磨工序; 7 其他产生粉尘污染的部位。 5.1.7 乳胶制品生产过程产生粉尘的污染源应在后硫化装置处。 5.1.8 乳胶制品生产中产生含氨废气的污染源应包括下列工序: 1 浸渍; 2 配料。 5.1.9 橡胶制品生产中产生恶臭的污染源应在炼胶和硫化过程。
条文说明
5.1.1、5.1.2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热胶废气和硫化废气。 热胶废气主要来源于橡胶制品生产过程的炼胶和压延、挤出工序,橡胶混合物在剪切力的作用下温度升高,产生废气。主要是橡胶的热裂解产物,成分复杂,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加工条件下所产生的废气组分大不相同,而且差异较大。经GC-MS法测定,热胶废气中主要含有42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烷烃、烯烃和芳烃等聚异戊二烯胶的裂解产物。目前按非甲烷总烃作为表征热胶废气的特殊污染因子。
硫化废气主要来源于橡胶制品生产过程的硫化工序,橡胶混合物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下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弹性体,在硫化机开模时散发出硫化废气。其主要含有橡胶中的低挥发物、配合剂中的低分子挥发物和橡胶硫化反应中生成的低分子物质等。硫化废气成分复杂,且有些组分含量又相当低,要准确确定其成分相当困难,况且其成分还随着胶料的配方、硫化温度、硫化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检测表明,硫化废气中多达138种以上的组分,可定性的有机组分58种,其中含硫化合物9种,含量较多的是二氧化硫、烷烃、芳烃、多环芳烃、有机酸、酚类等。目前按非甲烷总烃作为表征硫化废气的特殊污染因子。 5.1.3 有机溶剂挥发气体的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甲苯及二甲苯溶剂汽油及橡胶溶解物(即橡胶溶于胶浆中)。 5.1.5 炼胶粉尘主要产生于炼胶工序,其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其中密炼机投料口及卸料口部位产生的粉尘主要以炭黑、大粉料为主,同时含有少量配合剂。 5.1.6 其他粉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粉状隔离剂主要指滑石粉、碳酸镁等,其在投料搅拌、喷涂等工序产生粉尘。 5.1.8 氨是乳胶制品生产中的特征污染物,在浸渍、配料工序中大量使用氨水,挥发产生含氨废气。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