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封场工程的绿化植物配制宜与周围景观和封场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10.3.2 封场绿化应选择抗逆性强、适应填埋场环境条件、生长稳定的植物,垃圾堆体上宜选用护坡、防冲刷能力强的浅根植物。 10.3.3 花灌木宜选择观赏性强、长势健康和方便管理的种类。 10.3.4 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宜选择萌芽力强、枝叶繁茂、耐修剪的种类。 10.3.5 地被植物宜选择生长强势、覆盖率高、病虫害少、绿色期长和耐修剪的种类。 条文说明
10.3.1 本条是对封场工程绿化及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随着封场后垃圾堆体的逐渐稳定,其土地利用的方案可以改变,绿化模式也可以随之改变。开始几年垃圾堆体尚未稳定,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土壤冲刷和改善外观。当垃圾堆体相对稳定后,土地利用方案可以考虑用于苗圃或适当的公共化,如作为高尔夫球练习场、局部开放式公园等。 10.3.2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环境条件仍然较差,垃圾堆体表面、角落仍可能有填埋气体、渗沥液溢出,土层温度较高,所以封场绿化应选择适应这些条件的植物,如苏铁、黄金榕、黄金叶等。封场边坡上宜选银合欢、猪尿豆、爬山虎、薜荔等浅根、防冲刷的植物。 10.3.3 封场绿化如需种植花灌木,宜选择花期长、生长健壮、繁茂和便于维护管理的品种,如勒杜鹃、毛杜鹃、决明、大红花等。 10.3.4 封场绿化如需种植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宜选择萌芽力强、枝叶繁茂、耐修剪的品种,如五色梅、福建茶、红继木等。 10.3.5 封场绿如需种植地被植物,宜选择生长强势、覆盖率高、病虫害少、绿色期长和耐修剪的种类,如大叶油草、地稔、马樱丹等。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